一位資深比特幣開發人員因推廣一款以小丑為主題的表情包幣(售價 5,000 美元)而引發爭議,此舉引發了價格劇烈波動並分裂了加密貨幣社群。
為比特幣早期發展做出貢獻的彼得·托德 (Peter Todd) 於 8 月 17 日在 X 上為“HAHA”Pump Fun 代幣背書。
他的帖子寫道:“糟糕的一天……一次好的加油。笑到天亮。#哈哈。”
Todd 披露 Meme Coin 促銷活動向 Solana 支付 5,000 美元
托德後來透露,他因這次推廣活動獲得了 5,000 美元的 Solana 代幣,並立即將其兌換成了比特幣。他承認自己不知道付款人是誰,只是將付款來源描述為「某個隨機的推特用戶」。他還解釋說,他並沒有被要求將這筆付款作為廣告披露,而是自願這樣做的。

「在許多國家,使用#Ad標記付費廣告是法律要求。而且這樣做是誠實的。他們沒有就付費金額進行保密協議談判。所以我沒有理由不披露這一點,」他補充道。
在他發表貼文後,該代幣立即飆升 1,500% 至 0.00008 美元,但幾分鐘後又暴跌 95%,這是 Pump Fun 發佈時常見的典型現象。

然而,在 24 小時內,該代幣大幅反彈,飆升近 3,900%,達到 0.0002 美元,市值達到 225,000 美元。
猜測 Todd 是比特幣神秘創造者
Todd 對加密貨幣的關注並不陌生。他最為人所知的是對比特幣核心 (Bitcoin Core) 的貢獻,包括編寫了修改 OP_RETURN 資料載體限制的程式碼。多年來,他一直是該領域最敢於直言的開發者之一,經常在擴容爭論和行業趨勢上持相反立場。
圍繞著他最新舉動的爭議,正值人們對其身分的長期猜測。在卡倫霍巴克的HBO紀錄片《貨幣電力:比特幣之謎》中,托德甚至被列為比特幣匿名創始人中本聰的潛在候選人。但他堅決否認這項說法。
霍巴克的案件基於托德十幾歲時對數位貨幣的實驗以及 2010 年的一個有爭議的論壇帖子,據稱他忘記在自己的名字和中本聰的名字之間切換帳戶。
這位電影製作人也指出了發佈時間的相似性,暗示它們反映了學術日曆。然而,加密貨幣社群的大多數人認為這一理論只是猜測。
人們對托德推廣模因幣的行為反應不一。批評者指責他缺乏正直,而另一些人則稱讚他的直言不諱,稱其為“10/10”的舉動。
儘管一片嘩然,托德似乎不為所動。這種兩極化的回應表明,在加密貨幣自由放任的文化中,可信度與機會主義之間的平衡並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