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雲端正在進入區塊鏈基礎設施領域,開發了第一層平台—Google雲端通用帳本(GCUL)。該系統專為金融機構設計,旨在支援代幣化資產、結算和基於 Python 的智能合約。
該計劃目前在私人測試線上運行,並於今年3月透過與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的聯合試點首次亮相。兩家公司宣布計劃在分散式帳本上試行代幣化和批發支付,儘管當時他們還沒有將其標記為Layer-1區塊鏈。
谷歌雲端 Web3 全球策略主管 Rich Widmann 週二在 LinkedIn 貼文中證實了這一定位。

GCUL 旨在服務多家銀行和合作夥伴,而不僅僅是單一企業網絡
他將 GCUL 描述為一個「中立」的基礎設施層,並將其與 Circle 和 Stripe 的專案進行了比較,並繪製了一張圖表。此圖表最初由 Paxos 產品負責人 Chuk Okpalugo 編制,用於比較機構區塊鏈專案。
Widmann 強調,GCUL 旨在與其他企業區塊鏈有所區別。 Stripe 目前正在開發自己的以太坊相容區塊鏈 Tempo,專注於高效能支付。同時,Circle 正在建造 Arc,旨在深化其 USDC 穩定幣的實用性。
相較之下,威德曼表示,Google希望將 GCUL 打造成金融機構的共同基礎,而不是垂直整合的產品堆疊。

谷歌從託管區塊鏈擴展到利用 GCUL 建立自己的協議
谷歌在區塊鏈領域的努力反映了其在數位資產領域的廣泛佈局。此前,該公司曾與 Coinbase 合作開展雲端支付業務,投資 Web3 新創公司,並為包括 Solana 在內的公鏈提供基礎設施。
透過 GCUL,Google表明了其超越託管領域、進軍協議開發的意圖。
一些觀察家質疑,Google在經營自有帳本的同時,能否可信地宣稱其中立性。 X 上的用戶指出,對於由科技公司建立和營運的區塊鏈而言,去中心化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Widmann 回應稱,GCUL 的設計使得“任何金融機構都可以使用它”,並指出 Tether 等競爭對手不會使用 Circle 的鏈,而 Adyen 等支付處理商可能會避開 Stripe。
CME 集團試點計畫被視為對Google區塊鏈推進的早期認可
該項目尚處於早期階段。預計未來幾個月將公佈更多技術細節。
維德曼也暗示,亞馬遜或微軟等公司最終可能會直接參與。他表示,長遠來看,目標是讓外部企業自主營運 GCUL,從而更有效地服務客戶。
對Google來說,通用帳本代表著其在全球金融領域中扮演中立角色的努力。同時,資產代幣化正蓬勃發展。基於區塊鏈的結算也吸引了各大銀行、基金和企業的關注,這無疑為Google的推進增添了緊迫感。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決定在該系統上試行支付,這被視為該方法的早期驗證。
私人測試網階段標誌著谷歌最雄心勃勃的區塊鏈計劃之一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