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证券报》发布的报告,中国兴业银行将优先开展稳定币研究,并扩大其“AI+”计划。
在年中工作会议上,兴业银行提出将加快从“数字兴业银行”向“智能兴业银行”的转型。该举措将由“数据要素X”计划以及强化数字基础设施的措施所支撑。
稳定币与人工智能助力“智能兴业银行”
兴业银行表示,未来将聚焦于管理能力的精细化提升。其规划包括深化客户经营、优化负债成本、强化区域分支网络建设,并指出将调整风险偏好,强化各级管理层的问责機制。
通过将稳定币研究与人工智能应用相结合,兴业银行表示希望为金融服务构建更具韧性的基础,同时与中国更广泛的数字经济发展议程保持一致。
该行还指出将在风控框架方面推进改革,承诺将加强前瞻性風险识别与预警机制的建设。此外,亦提出通过扩大结算型负债、优化定价结构來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报告称,兴业银行还将推动产业金融发展,强化研究导向型策略,并将“三张名片”政策与“五大文章”工程相结合,以推动协同发展。
中国面临货币国际化挑战
在近期由新经济学人智库主办的一场闭门研讨会上,前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呼吁中国应将人民币稳定币纳入国家顶层金融战略。

朱光耀将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形容为美国货币战略的延伸,称其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三阶段”。他指出,该类稳定币在2024年的交易总额达27.6万亿美元,超越Visa与万事达卡,其跨境支付规模更超过250万亿美元。
他建议将香港作为监管试验田,推动离岸与在岸人民币稳定币的同步发行,并密切关注美方对稳定币监管规则的执行动向。
朱光耀认为,人民币稳定币有望拓展支付通道,摆脱对SWIFT与CHIPS的依赖,使人民币在遵守国际储备与审计标准的前提下,实现渐进式的国际化。
对中国而言,若能将央行数字货币(CBDC)与稳定币发展纳入“一带一路”等跨境贸易倡议中,有望在不完全放开资本项目的情形下,进一步拓展人民币的全球使用范围。